学校招生响应式网站模板

10月31日,应工程研究中心秦明周教授邀请巴基斯坦莫希乌丁伊斯兰大学植物学系主任、副教授Asim Shahzad及我院博士后Ameer Amina于地学楼301会议室分别作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秦明周教授主持,我中心相关专业师生参与此次交流研讨。

2025-11-06 17:20

1031日,应工程研究中心秦明周教授邀请巴基斯坦莫希乌丁伊斯兰大学植物学系主任、副教授Asim Shahzad及我院博士后Ameer Amina于地学楼301会议室分别作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秦明周教授主持,我中心相关专业师生参与此次交流研讨。

会议伊始,我院副院长丁志伟教授首先致辞,他对Asim Shahzad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随后,秦明周对Asim Shahzad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Asim Shahzad主要围绕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生态修复展开。报告重点剖析了极端降水事件背后的科学机理,即气温每升高1°C,大气持水能力约增加7%,如今的云团蕴藏着比以往更巨大的水分,一旦突然释放,就会产生极强的降雨,甚至是“云爆”。这正是导致2025年巴基斯坦特大洪水和克什米尔地区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他还阐述了气候变化的五大原发性驱动力——自然资源过度损耗、入侵物种、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以及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些因素导致了从基因、物种到生态系统各个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因此他提出,应致力于恢复上游山地植被以涵养水源,建立河岸生态缓冲带,修复洪泛区湿地生态系统,提升流域气候韧性。

随后,Ameer Amina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功能适应与气候变化响应为题,系统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高原植物适应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她指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山地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结构正沿海拔梯度发生显著变化。这些植物面临冷冻胁迫、水分匮乏、盐胁迫、缺氧、强风及紫外线辐射等多重环境压力。因此,她的研究聚焦于探究植物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多样性变化,以及在极端寒冷环境下植物适应机制的转变。此外,Ameer博士还展示了克什米尔地区多个地点植物叶片表皮细胞形态与气孔特征的显微观测结果,揭了不同生境下植物表型可塑性的差异。

报告结束后,Asim ShahzadAmeer Amina与在场师生围绕气候变化下的区域生态修复策略、植物适应性研究的野外实践方法、跨境流域协同治理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并呼吁大家持续关注气候变化与生态恢复的前沿研究,共同推动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科学方案与实践创新。此次报告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地理学、气候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为探究全球环境变化与生态修复给予了新启发。